
形态特征
茎绿色,粗壮,周延为环状,余光滑叶柄绿色;叶片大,轮廓心状卵形,厚革质,表面发亮,淡绿色,背面绿白色。佛焰苞厚革质,宽卵形,舟状,近直立。肉穗花序近圆柱形,淡黄色。雄蕊花丝线形。雌蕊陀螺状,黄色,稍凸起。浆果淡黄色,柱头周围有青紫色斑点。花期8-9月,果于异年花期之后成熟。
生长习性
喜温暖潮湿,忌强光暴晒和干燥,耐阴,易生长于肥沃疏松、吸水量大、保水性好的微酸性壤土。生长适温20-25℃,低于5℃易发生冻害,当温度升到32℃以上时,生长停止。
栽培技巧
土壤:以腐叶土或泥炭土最好
光照:属于典型的耐阴植物,忌阳光直射。盛夏期间需避荫,冬季低于6℃需移入室内保暖。
浇水:喜湿润,生长期间需要充足水分。日常浇水可每日1次,夏季需早晚各1次,冬季3~4天浇一次水;天气干燥时,需要向叶面喷水和向养护环境洒水,以保持湿度。
施肥:喜肥,4-9月,可每15天施1次稀薄饼肥水;也可用沤熟的人尿加水薄施。龟背竹的根比较柔嫩,忌施生肥和浓肥。
价值与功效
观赏价值:龟背竹叶形奇特,孔裂纹状,极像龟背。茎节粗壮又似罗汉竹,深褐色气生根,纵横交差,形如电线。其叶常年碧绿,极为耐阴,是有名的室内大型盆栽观叶植物。
净化功能:龟背竹有晚间吸收二氧化碳的功效,对改善室内空气质量,提高含氧量有很大帮助。具有优先吸附甲醛、苯、TVOC等有害气体的特点,是一种理想的室内植物。
食用价值:果实味美可食,但常具麻味。[1] 果实成熟后可用来做菜食,有甜味,香味像凤梨或香蕉。但要注意果实未成熟不能吃,因为有较强的刺激性。在原产地居民称这种果实为“神仙赐给的美果”。
毒性:龟背竹汁液有毒,对皮肤有刺激和腐蚀作用。食用未成熟的果实会引起口舌灼伤。
植物文化
因为龟背竹的叶子形态很像龟壳,而且又是比较耐生的一个室内物品,同时它具有吸引二氧化碳的奇特本领,有益以人的身体健康,所以,它的花语是健康长寿。